回文章列表

後天可以改寫先天

「表觀遺傳學」(epigenetics)可以說是20世紀末的後起之秀。相對於研究基因序列的遺傳學(genetics),表觀遺傳學則著重於非基因序列。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同卵雙胞胎,他們的DNA是一樣的,可是隨著人生歷程,他們的基因表現卻不完全相同,由於各有不同的歷練(環境因子),導致基因也以各自獨特的方式表現,也就是遺傳基因與環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結果。


安法診所
2023/03/21

命運,到底是不是與生俱來的基因說了算?2010年,《Time》時代雜誌以封面故事「WHY YOUR DNA ISN’T YOUR DESTINY」(為何你的基因不是命運的主宰?)做了特別報導,從表觀遺傳學的科學發現解讀:人的行為是可以改變基因表現的,甚至將這種影響延續給後代。2013年,遺傳學家Nessa Carey(奈莎.卡雷)更揭開了表觀遺傳學的驚嘆世界,以一本著作《The Epigenetics Revolution: How modern biology is rewrit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, disease and inheritance》(表觀遺傳大革命: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、遺傳與疾病),翻轉人們對基因與遺傳的既有認知。

對於遺傳,大多數人採宿命觀,認為遺傳基因是命定的、無法改變的。然而,有愈來愈多的證據指出,包括:外在的環境、營養的攝取、甚或生活型態等,對基因表現都是有影響力的,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的遺傳資訊確實會因應環境刺激而有所改變。基因的表現約有70%可以掌握於後天(表現組),後天是可以改寫先天的。

2000年,人類基因圖譜完成初步定序,破解了基因遺傳密碼,開啟了基因資訊的時代。基因體研究機構的陸續成立,基因資料庫的建制,以及基因大數據的蒐集與分析,強化了基因與精準醫療、預防醫學的全方位研究。當基因密碼已能被解讀並進一步運用於促進健康,尤其是對抗老化、疾病與癌症上,面對那70%可以掌控於後天的基因表現,我們也更應責無旁貸地善盡人事,好好地、有智慧地對待自己的基因,做基因的智者、而非俘虜。
 

更多文章

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。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。